電話:029-68968050 手機:13991232999
郵箱:fyccsx@126.com
地址:陜西省西安市雁塔區灃惠南路杰座廣場2203
本文總結了十幾年來中國傳統節日類非遺保護的主要經驗,包括國家力量的主導推動、多元主體的社會參與、學術研究的智力支持和非遺資源化的探索發展,并指出節日文化生態弱化、節日文化知識代際傳承渠道受阻、節日文化傳承主體動力不足等問題,建議當前應該推動構建政府主導下的非遺傳承共同體,結合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更新和再造節日文化體系,推動建立學校教育與社區教育相結合的現代傳承方式,探索以服務和改善民生為目標的保護模式。
2020-12-04下大力氣完善曲藝的自身業態,提升現有從業者的創演水平,通過實踐層面的節目創演活動,積極開展對于曲藝的傳承保護工作,才是現實而又切合的舉措。于繼承的基礎上創新,在創新的實踐中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保護,在保護的扶持中振興,是曲藝得以活態傳承和科學保護的關鍵。
2020-12-01“非遺”自進入后工業時代,其保護和傳承一般都給人嚴肅而沉重的印象,相比之下,以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傳播反而顯得簡單,顯得“抖”。UGC與PGC空間對集體記憶的轉移、聲音對敘事空白的彌合、短視頻的去程式化乃是“非遺”應空間轉換需要與短視頻傳播產生的多層面聯系。從這個角度重新審視非遺的歷史和現狀,就會認識到“抖”用亞文化來調和現實,用口語、腹語和互動來整飭理智,用現場的變調中和情感的“僭越”與“對抗”,是當代“非遺”自覺的情感追求。
2020-11-30節日文化傳承對當代鄉村發展是一個極具現實意義的問題,對兩者關系的研究長期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以皖南績溪縣伏嶺村春節習俗傳承為個案,從鄉村社會網絡以及村民對鄉村公共活動的參與程度、村民對村落共同體的認同程度、村民之間的相互信任程度、村民之間的互助與合作程度、村民的道德水準、村落文化符號的影響力等多個維度透視,發現對于鄉村發展來說,社會資本甚至比經濟資本、人力資本更具有根本性意義,而節日文化傳承對于鄉村社會資本存量有著重要影響。可以說,鄉村發展不僅需要經濟資本、人力資本,還需要社會資本。更多情況下,社會資本甚至比經濟資本、人力資本更具有根本性意義。
2020-11-23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是全球化更加深度發展的時代,現代化和現代性進程也與日俱深。民間文化通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轉換,進入人類文化遺產的天地,是一場規模宏大的文化觀念上的思想解放運動,更是一出全民性接受全球化事實并匯入到全球化進程中去的重大歷史事件。中國積極參與國際非遺保護行動,獲得了世界性聲譽,也為國際社會貢獻了非遺保護的獨特智慧與經驗。在破解非遺主客體身份糾纏的哲學悖論時,中國找到了打開難題的鑰匙。
2020-11-23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是一項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為基礎的人類文化事業,它在中國的發展既是一項公共文化事業,也是一項惠及經濟、社會各個方面的綜合性基礎工作,具有促進現代國家建設的戰略意義。中國政府和中國社會以飽滿的熱情和大量的投入興辦了眾多的創新項目,它們的開展既順應了歷史的趨向,也滿足了各方當下的需要,使這項國際社會共同參與的事業具有了豐富而深刻的中國屬性。
2020-11-23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之一:建成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
2020-11-14文化遺產的多樣性取決于人作為主體,其觀察視角的不同。一旦深入結構,形態研究所依托的兩種存在形態——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就具有了同一性,體現為精神結構而絕非僅限于物理構成。針對文化遺產的形態研究,展開對原初性、內在性、驅動性、有機性等方面的深入探討,既依托存在形態,同時又關涉文化遺產的內在構成諸要素。
2020-11-10